受訪專家:
北京回龍觀醫院康復科主任 崔 勇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三科主任 李獻云
編者的話:精神心理疾病大多可防可治。近十年來,我國已修訂和新制定多種精神心理疾病的臨床指南,與國際接軌。常見問題如抑郁、焦慮等,若做到早期識別、規范治療,90%以上能達到部分緩解。因此,選擇科學有效的方法十分重要。臨床中常用方案包括藥物、物理、心理、康復和輔助治療,多種方式綜合使用,效果更好。
咨詢,不容忽視
“心病”多少與個性、思維方式有關。藥物治療能讓癥狀消失,但若“心結”沒打開,仍按以前的方式想問題、做事情,就稱不上真正的改善。因此,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治療精神心理疾病,藥物和心理治療同樣重要。諸多研究也證實,即便是嚴重的精神疾病,在用藥的基礎上,如果能配合心理咨詢,效果都會好很多。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三科主任、國內認知行為治療專家李獻云介紹,心理治療有不同流派,比如精神分析、認知治療、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其中使用較為廣泛、效果比較確切的是認知行為療法。這種療法強調人的思想是影響情緒和行為的關鍵因素。同樣面對一件事,想法不同,情緒、行為就會不一樣。李獻云說,如果能把患者消極、不符合實際的認知問題找出來,并加以調整,使患者客觀、樂觀地看待世界,那么消極的情緒、行為癥狀就能得到緩解?!靶拍睢钡母淖円沧尨撕蠹膊桶l的幾率更小。
認知行為療法被廣泛證實對多種精神疾病有效,包括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創傷后應激障礙、雙相情感障礙、進食障礙、精神分裂癥等。接受治療的人大腦活動也出現變化,表明其能改善大腦功能?!敖ㄗh有條件的患者,接受長期、專業的認知行為治療,會體會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預防疾病復發和維持病情穩定方面,心理治療的價值甚至高于藥物治療?!崩瞰I云說。
用藥,貴在堅持
精神心理問題的病因之一,是大腦中調節情緒、思維和行為的神經遞質失調。因此,能把紊亂“掰回去”的藥物,就能緩解癥狀。北京回龍觀醫院康復科主任崔勇介紹,比如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多巴胺功能亢進”,抑郁患者腦內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失調,基于此研發的藥物就有治療作用。
至于哪類患者需要何時用藥,“這個問題不能‘一刀切’”。崔勇說,“任何精神心理疾病都需要經過精神科醫生根據疾病診斷標準做出判斷后,結合患者個人情況再選擇適合藥物?!蓖ǔ碚f,存在幻覺、妄想、過度興奮等精神癥狀,或感到情緒低落、腦子變慢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時,需考慮用藥。
對于服藥患者,崔勇提醒:1.一定要足量足療程。很多患者服藥一兩周不見效后就自行停藥、換藥,導致藥物無法發揮作用。治療期用藥一定要遵循醫生指導,等待藥物緩慢起效。比如抗抑郁藥,一般兩周才起效,4~6周癥狀開始減輕,急性期治療需要8~12周,維持治療4~9個月以防復發,隨后再依據情況逐漸減藥。堅持服藥是根治和預防復發的重中之重。2. 不要擅自停藥。這會導致反復發病、病程慢性化、癥狀長期達不到完全緩解。而且突然停藥會引起撤藥反應,引起緊張、不安、疼痛等多種不適。隨意停藥也會導致疾病復雜化,不利于下一步治療方案的制定。3.出現副作用,及時找醫生。如果覺得藥物不起效,或有嚴重副作用,患者一定與醫生溝通后改變藥物或調整劑量,不要擅自停藥、換藥。
電擊,并不可怕
精神障礙物理治療主要指腦刺激療法,包括用電、磁、植入物來直接或間接刺激大腦,其在治療某些精神癥狀方面有較好療效。
電痙攣治療(又稱“電休克治療”),是讓一定量電流通過大腦,引起患者短暫的意識喪失和痙攣發作,改變神經細胞和化學物質,達到治療目的。崔勇說,患者出現以下情況時,有可能會使用電痙攣治療:1.嚴重抑郁,有自殺、自傷意圖或行為;2.極度興奮、躁動;3.拒食患者;4.精神藥物不起效、不耐受患者;4.難治性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患者等。改良后的“無抽搐電痙攣治療”(MECT)沒有大眾想象得那么可怕?;颊邥诼樽頎顟B下接受電流刺激幾秒鐘,大概半小時后醒來,休息1小時即可活動,一般治療到六七次時,就會有效果顯現。
經顱磁刺激治療則是通過磁場來刺激大腦中的神經細胞。過程一般是將一個大型電磁線圈放置在患者的前額上,并將短脈沖引導到控制情緒的大腦區域,每次作用40分鐘。經顱磁刺激對輕中度抑郁有不錯的療效,聯合藥物使用更佳。
其他物理治療還有迷走神經刺激、腦深部電刺激、磁痙攣治療,目前臨床上還在探索階段,效果未被廣泛研究,有效性仍不確切。
輔助,吃對多動
尋找合適的治療方式,也是治療的一部分。有時,盡管使用了多種辦法,還是無法完全消除癥狀,那么尋找一些輔助療法來緩解病痛也是有益的。崔勇說,非傳統療法的效果并不如上述方法可靠、顯著,作用也因人而異,但患者仍可以抱著開放的心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嘗試,尋找一線希望。
自然療法。研究發現,在歐米伽3脂肪酸水平較高的飲食文化中,抑郁發生率較低,其還有助減少雙相情感障礙的抑郁癥狀;益生菌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影響大腦,改善情緒。
身心療法。運動可顯著改善抑郁癥狀,每周進行1小時運動,可預防12%抑郁癥發生。另外,做冥想、瑜伽、打太極也被證明有助精神癥狀改善。
藝術療法。聽合適的音樂能調整情緒,哼唱出來效果更好;手工、繪畫等治療也有減壓作用。
此外,光照治療、作業治療(設計一些有目的的活動)、寵物療法等,對減少癥狀、預防復發也有效果。建議患者多摸索、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
康復,回歸社會
臨床醫學聚焦病和癥狀,康復治療則聚焦功能,幫患者回歸社會。有些患者精神癥狀消失了,但社會功能沒有改善,生活不規律,工作、學習能力受影響;或由于疾病,認知功能受損,難以回到工作崗位上,給家庭、社會帶來負擔。這就需要后續的康復治療,減輕他們回歸社會的困難。
崔勇介紹,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復治療涉及很多方面,包括:1.生活自理能力康復,通過技能訓練,提高日常自理能力;2.社會交往能力康復,比如鼓勵患者參加團體治療、同伴支持小組等,多與人接觸,分享彼此對抗疾病的經驗,逐漸融入社會;3.職業康復,一般會指導患者如何面試、如何在職場上與人打交道等;4.認知康復,存在記憶力、專注力受損的患者,需采取認知訓練等來改善認知功能;5.心理康復,比如幫助有病恥感的患者消除芥蒂,能以正常人的心態面對生活。另外,還會教患者學習疾病管理技能,如藥物管理、癥狀管理等。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全面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近十年來,我國社區精神康復工作已經起步、發展。有康復需求的患者和家庭,可以到精神??漆t院的康復中心、社區康復機構、專業的康復組織等尋求幫助。當然,患者的康復離不開大環境。崔勇說,如果整個社會對精神心理問題的了解多一些、對患者的包容多一些,誤區和偏見少一些,那么他們回歸社會就容易許多。
崔勇最后說,目前治療精神心理障礙的手段越來越多、效果也越來越好,患者和家屬要有信心,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對治療也是極為有益的?!?/font>